欢迎访问江苏文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网网站!

免费咨询热线:400-1100-196

江苏文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免费热线 :400-1100-196
手机:13952396878
联系人:马 总
邮箱:763813161@qq.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营东北街19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日期:2025-02-12 浏览次数:

QQ20250212-145643.png








元宵节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公元前180年的正月十五,汉文帝刘恒登基。他大赦天下,以后每到元月十五,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一系列活动。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习俗




 赏花灯:丰富意蕴

由于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为“灯节”、“灯夕”。东汉时,汉明帝为宣扬佛教,敕令在上元之夜,“燃灯敬佛”,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敬佛。从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相沿成俗。


一般来说,旧时从正月十三日“上灯”开始,市面上就会挂出各式各样的花灯;十四日为“试灯”,即各地纷纷搭建起灯棚、鳌山、牌楼等,或张灯结彩,或燃放烟火,或表演节目等等,已经有了节庆的活动;十五日为“正灯”,这时起,各种表演就大张旗鼓地开始了,不仅在灯会上有赛花灯等活动,平常百姓家中也都张挂灯盏,小孩子们则手提灯笼到处玩耍,有的地方一直持续到十八日的“落灯”。


元宵节游玩观赏的主要对象是花灯,又叫“彩灯”、 “灯笼”。花灯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精美艺术品。西汉时就有了彩灯,到唐朝以后,经过千百年能工巧匠的开发创新,彩灯艺术百花竞放,各呈异彩。在样式上有带穗的挂灯,美观的座灯,秀丽的壁灯,精巧的提灯,玲珑的走马灯等。天上明月和人间灯火交相辉映,显示出了节日的欢快与喜庆。



猜灯谜:博大精深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都城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灯谜有的和文字有关,有的和道理相关,往往读来幽默风趣又十分应景。在猜的过程中,大家不仅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使自己的智慧得到提高。


吃元宵:团团圆圆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节俗。明清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时尚。明朝京城在初九之后,就开始吃元宵。元宵用糯米细粉制成,圆形,内包核桃仁、芝麻或桂花白糖为馅。江南称为“汤团”。苏州人称为圆子、杭州人称为“上灯圆子”。在祭祀祖先之后,家人老乡一起享用圆子,取其团圆的意义。当代中国无论南北,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时尚。天上明月,碗里元宵,象征着团圆吉利。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享受阖家团圆的美意。


不少地方街头流行“摇元宵”,将做好的馅心,放在大箩中的干粉上摇晃,粘上粉,洒水,再摇,越滚越大,最后成形。摇元宵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俗展示的过程,它为元宵节增添了节日气氛。



耍龙灯、舞狮子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民间狮舞的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踩高跷、划旱船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踩高跷的人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


祭门、祭户、“走百病”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元宵节灯谜





中国最全的地名谜语



1、冰雪融化(开封)
2、日近黄昏(洛阳)
3、圆规画鸡蛋(太原)
4、荧火虫(昆明)
5、胖子开会 (合肥)
6、大家都笑你(齐齐哈尔)
7、一路平安(旅顺)
8、千里戈壁(长沙)
9、四季花开(长春)
10、海上绿洲(青岛)
11、全部溶解(通化)
12、全面整顿(大理)
13、背景分明(北京)
14、一寸光阴一寸金(贵阳)
15、巨轮出海(杭州)
16、风平浪静(宁波)
17、金银铜铁(无锡)
18、空中码头(连云港)
19、夸夸其谈(海口)
20、向日葵(朝阳)

21、见脸不见发(包头)

22、永久太平(长安)

23、蓝色之洋(青海)

24、东方有战乱(西安)

25、相差无几(大同)

26、红色的山(赤锋)

27、不冷不热的地方(温州)

28、觉醒了的大地(苏州)

29、烽火堡(烟台)

30、沃野千里(平壤)

31、良材(佳木斯)

32、雪盖冰河(银川)

33、花满海湾(香港)

34、宝树丛丛(吉林)

35、羊上法庭(沈阳)

36、全民炼钢(大冶)

37、拿枪的兵(武汉)

38、快乐之地(神州)

39、食盐增产(咸丰)



生活谜语

1.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谜底】手指


2.一个黑孩,从不开口,要是开口,掉出舌头。

【谜底】瓜籽


3.人脱衣服,它穿衣服,人脱帽子,它戴帽子。

【谜底】衣帽架


4.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

【谜底】冰箱


5.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是少一只,就把人笑坏。

【谜底】袜子


6.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

【谜底】蒜


7.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谜底】雨伞


8.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

【谜底】绵羊


9.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谜底】荷花


10.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

【谜底】碗



图文来源:网络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和图片,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点击并识别图中二维码,可打开电子书,进行随意翻看和免费阅读。▼




文化点亮梦想,品质创造未来。


以诚信立志处世,以厚德承载未来;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好图书,找文品,欢迎全国各地的新老朋友们加盟代理。         

代理级别根据加盟代理费或进货量的多少来确定。零散进货的客户,可根据您月(或年)累计进货量提升代理级别!江苏文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期待与您携手,彼此支持,互相成就!有意向的朋友们请赶紧给我们留言或联系我们的客服!

电话:400-1100-196    0517-84890488


微信二维码0101.jpg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