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复杂、隐蔽性更强。作为青少年受到心理问题困扰时的“第一道防线”,校园内的心理疏导工作至关重要——准确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有效评估成为不少心理教师在工作中面对的首要挑战。
近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建设、管理心理辅导室,设置学生心理信箱;除学校假期外,心理辅导室每天课外开放时间不少于两小时,以此通过多项举措全方位设置校园心理防线。
据广州协和学校一位心理教师介绍,协和学校以学生发展中心为平台,为学生准备了个体心理辅导室、情绪调节室、音乐放松室、沙盘阅览室等功能室。校内学生在察觉到自身出现心理问题时,可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预约个体心理辅导,或在各个功能室实现“自助心理调节”。
点击并识别图中二维码,可打开电子书,进行免费阅读。▲
在这位一线心理教师看来,校园心理疏导工作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支持表达自我的空间。同时,心理老师扎根校园,在平日里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促使学生敢于主动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也让心理老师对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心理危机问题。
据悉,该校通过定期的筛查或班主任的推介,将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邀请到辅导室进行情绪疏导,在这个过程中会同步告知家长,如果学生的问题已超出普通的心理辅导范围,就会向医院进行转介诊断。据了解,广州市许多学校都已设立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图文来源:网络、广州青年报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和图片,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新品推荐: 新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该教育读本分上下册,自一年级至高三各12本,采用彩色印刷,配以大量图片,针对中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特点,以故事阅读的形式导入课题,辅以相关知识要点,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觉察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技能,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选校本读物。
文化点亮梦想,品质创造未来。
以诚信立志处世,以厚德承载未来;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详情